李泽厚先生北戴河壇艺术馆馆藏·明正德十三年慎独斋刻《大宋文鉴》理性与

2021-11-09

李泽厚先生北戴河壇艺术馆馆藏·明正德十三年慎独斋刻《大宋文鉴》理性与

点击播放 GIF 0.0M

 壇|艺|术|馆|

藏品简介

▲明正德十三年慎独斋刻《大宋文鉴》

作者:吕祖谦

尺寸:12.5×18cm

著录:《中国古籍善本总目》集部

总集类第1769页

是书《大宋文鉴》,代表作有《中国近代思想史论》、《美学论集》、《美的历程》、《批判哲学的批判》等。今天的微信选摘自《回应桑德尔及其他》,明正德十三年慎独斋刻本,该书不仅有对桑德尔哲学的批判性讨论,全书48册150卷,也有李泽厚先生近年来新思考的集中呈现;书中有在普通人看来显得玄远的哲学思辨,目录3卷,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发言;它讨论了具有世界普遍性的一些问题,旧书未衬,也有针对中国的特别言说。谨以此文纪念李泽厚先生。李泽厚先生于北京寓所理性与情理从头讲起问:你知道迈克尔·桑德尔(Michael Sandel)吧?答:知道。九十年代我读过一批社群主义(Communita­rianism)的书,线装。小黑口,也包括他的《民主的不满》等。问:对社群主义你如何看?答:《己卯五说》(1999)特别是《历史本体论》(2002)中有所评论,双鱼尾,已十多年了。迄今看法没有改变。简而言之,四周双边。目录3册3卷为补抄,认为社群主义是具有长久自由主义传统的发达国家的产物,半叶10行,有参考借鉴价值,行23字。正文45册150卷,但直接搬用,半叶12行,行25字。卷首周必大《宋朝文鑑序》,次目录,次《宋朝文鑑剳子》。卷一前六叶略有虫蛀。

著录:《中国古籍善本总目》集部总集类第1769页。

对慎独斋刻本,虽褒贬不一,但此书补抄的目录3册3卷,纸张上乘,小楷手书,笔势恍如飞鸿戏海,极生动之致。应出自名家之手,极为难得。

原名《皇朝文鉴》,吕祖谦奉宋孝宗之命编辑,所得文集凡八百,所收诗文之作者200余人。

《大宋文鉴》一百五十卷目录三卷的其他版本有:存一百五十二卷,文鉴全,目录上下;宋吕祖谦辑,明正德十三年慎独斋刻本,该书不仅有对桑德尔哲学的批判性讨论,清陆僎跋。

《皇朝文鉴》现存六种刻本,其中:

新安郡斋刻本有:

1宋嘉泰四年本,一百五十卷、目录三卷全,序自目录下(1-3、28、48-68、75-77、135-150配张蓉镜抄本),清邵渊耀、钱天树、方若蘅跋,孙云鸿、陈恩泽、徐康题款,10行19字,白口,左右双边;

2宋嘉泰四年本,存十卷(23-29、77-79);

3宋嘉泰四年本,存二十四卷(17-19、33-35、41、43、48-49、65-70、76、87-93)宋元逓修本。

宋麻沙刘将仕刻本:

明天顺八年严州府刻本《新雕宋朝文鉴》的5种版本;

明嘉靖五年晋藩朱知烊刻本

金陵唐锦池、文林阁《校正重刊管板宋朝文鉴》刻本。

明正德十三年慎独斋刻《大宋文鉴》公立收藏单位:

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

天津市人民图书馆

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

苏州市图书馆

南京大学图书馆

浙江图书馆

天一阁文物保管所

江西省图书馆

云南省图书馆

慎独斋

慎独斋主刘洪,字弘毅,号木石山人,建阳县崇化书林人。从明弘治戊午(1498年)至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48年共刻书30多种,其刻书名号主要有“书户刘洪”、“慎独斋”、“慎独精舍”、“木石山人”等。

刘弘毅精通史学,撰有《纲目质实》。书林《贞房刘氏宗谱》赞:“秀毓书林,八斗才深。璞中美玉,空谷足音。藏修游息,前古后今。惟质惟实,纲目传心。”正德四年(1439年)刻《新刊古本少微先生资治通鉴节要》之卷首刊有刘吉序,云:“建阳义士刘君弘毅,自幼酷好经史,乐观是书。久之,亦大有所得。”

 

刘弘毅所刻书籍多为经史类题材,且大都卷帙浩繁,但他校审极为格,其于明正德十六年(1521年)改刻《史记》130卷,卷末牌记云:“正德十六年十一月内,蒙建宁府知府张、邵武府同知邹,同校正过《史记大全》,计改差讹二百四十五字。书户刘洪改过。

刘弘毅所刻书籍质量为后人所称道,也与多数刻印质量低劣的建阳书坊形成鲜明反差。清叶德辉说:“至正德时,慎独斋本《文献通考》细字本,远胜元人旧刻。(元)大字巨册,仅壮观耳。”其《书林清话》云:“刘洪慎独斋刻书极侈,其版本校勘之精,亦颇为藏书家所贵重。”明代高濂云:“国初慎独斋细字,似亦精美。

慎独斋所刻主要书籍有30余种,其中包括:

弘治十一年(1498年)刻宋朱熹撰《资治通鉴纲目》59卷;

正德二年(1507年)刻明娄性撰《皇明政要》20卷;

正德十三年(1518年)刻宋吕祖谦辑《大宋文鉴》150卷;

嘉靖二年(1524年)刻宋陈鉴辑《西汉文鉴》21卷、《东汉文鉴》20卷;

唐欧阳詹撰《欧阳文集》10卷;

宋陈埴撰《潜室陈先生木钟集》11卷等。

作者简介

▲吕祖谦像(台北故宫博物院藏)

吕祖谦(1137年4月9日—1181年9月9日),字伯恭,婺州(今浙江省金华市)人,祖籍淮南寿州(治今安徽凤台县)。郡望东莱郡,人称“小东莱先生”。南宋理学家、文学家,许国公吕夷简六世孙、仓部员外郎吕大器之子。参与重修《宋徽宗实录》,编纂刊行《皇朝文鉴》。淳熙八年(1181年),逝世,享年四十五岁。宋宁宗时,追谥为“成”。嘉熙二年(1238年),改谥“忠亮”,追封开封伯。景定二年(1261年),配享孔庙。与朱熹、张栻齐名,并称“东南三贤”。著有《东莱集》《历代制度详说》《东莱博议》等,并与朱熹合著《近思录》。

编选方式

关于《皇朝文鉴》的编撰缘由及其过程,宋人李心传记载甚详。在吕氏编选《文鉴》之前,临安的书坊已经有江钿的《圣宋文海》流行。只是《圣宋文海》编选比较粗糙,吕祖谦在周必大的推荐下,对之进行了重新的编选。换而言之,《皇朝文鉴》实际上是在《圣宋文海》的基础上编选而成的。

吕祖谦在给好友朱熹的书信中曾谈到《文鉴》编选的一些事情:“某馆下碌碌,无足比数。但史程限过促,又《文海》未断手,亦欲蚤送官,庶几去就可以自如。以此穷日翻阅,它事皆废。"可见《文鉴》的编选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,吕祖谦不得不以全部的身投人进去。

朱熹画像,取自《三才图会》

朱熹(1130年10月18日-1200年4月23日),字元晦,又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。祖籍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省尤溪县)。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。

朱熹著述甚多,有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《太极图说解》《通书解说》《周易读本》《楚辞集注》,后人辑有《朱子大全》《朱子集语象》等。其中《四书章句集注》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。 

朱熹对吕祖谦《文鉴》诗文编选的体例提出过一些看法并与吕氏有过交流,《朱子语类》卷122载:“伯恭《文鉴》有正编:其文理之佳者;有其文且如此而众人以为佳者;有其文虽不甚佳而其人贤名微,恐其泯没亦编其一二篇者;有文虽不佳而理可取者。凡五例,先生云已亡一例。”《皇朝文鉴》的编选有其潜在的宗旨:既重视“理",又不轻视“文",当然还是以“理"为上。勿庸置疑,如果“文" “理"兼擅,那是最好不过的了。

文理俱佳者

如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、欧阳修的《醉翁亭记》、王安石的《读〈孟尝君传〉》等俱是文理并佳者,这是吕祖谦最为看重的一个层次。

▲范仲淹

范仲淹(989年10月1日-1052年6月19日),字希文。祖籍邠州,后移居苏州吴县。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、文学家。

范仲淹政绩卓著,文学成就突出。他倡导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有《范文正公文集》传世。

▲欧阳修

欧阳修(1007年8月1日-1072年9月22日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六一居士,  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)人,景德四年(1007年)出生于绵州(今四川省绵阳市)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。 

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(1030年)以进士及第,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朝,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。死后累赠太师、楚国公,谥号“文忠”,故世称欧阳文忠公。

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被后人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他领导了北宋诗新运动,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。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,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。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,也对诗风、词风进行了革新。在史学方面,也有较高成就,  他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。有《欧阳文忠集》传世。 

▲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。抚州临川(今江西省抚州市)人。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改革家。

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。在哲学上,他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
在文学上,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简洁峻切,短小精悍,论点鲜明,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;其诗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风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;其词写物咏怀吊古,意境空阔苍茫,形象淡远纯朴。有《临川集》等著作存世。

文采可称者

吕祖谦编《文鉴》,多不取俪偶之词,不“因人废文"。这一点表现在对夏竦的诗文编选上。四库馆臣在为夏竦《文庄集》所作的提要中就说道:“竦之为人无足取,其文章则词藻赡逸,风骨高秀“ “吕祖谦编《文鉴》亦颇采录,盖其文可取,不以其人废矣。” 《文鉴》选录夏竦之文,不是着眼于他的人品,而是从其文品出发的。

夏竦(985年-1051年),字子乔,江州德安县(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)人。北宋时期大臣、文学家,世称夏文庄公、夏英公、夏郑公。

宋真宗景德元年(1004年),夏竦因父亲夏承皓死忠之事,被录官丹阳主簿。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,选为国史编修官,与王旦等同修《起居注》,又参与编写《册府元龟》。庆历七年(1047年)入朝拜相,旋即改授枢密使,封英国公。次年,复拜同平章事。皇祐元年(1049年),进封郑国公。

皇祐三年(1051年),夏竦病逝,获赠太师、中书令兼尚书令,谥号“文庄”。

文虽不佳而理可取者

吕祖谦虽然认为“文" “理"并重为最高之境界,但正如他本人为人的宽容一样,总体上来说,《皇朝文鉴》编选诗文并不同时对“文" “理"两个方面都有苛刻的要求。“文" “理"只要有一方面表现突出的,《文鉴》都可加以采编。理乏而文佳者可采,文虽不佳而理可取的诗文,同样不会受到《文鉴》的排斥。《皇朝文鉴》中有些作品篇幅不长,也无甚文采,但《文鉴》加以了采纳,看重的就是其中所蕴涵的一种“情理",如王回的《驷不及舌赋》、刘敫的《秋怀赋》。

▲明正德十三年慎独斋刻《宋朝文鉴》

王回,字深父,宋仁宗庆历八年(1048)生,莆田仙游县折桂里汾庄(今榜头镇云庄村)人。熙宁六年(1073),王回赴京应试,擢余中榜进士,授江陵府松滋县令。邑多淫祠,荆沔俗用人祭鬼,谓之采生,商旅不敢过,民生凋敝,回捕治甚严,其风为之变(见《莆阳比事》引《国朝宝录家传》)。

“文虽不佳”  然人却贤明

为了表彰人物,选录其诗文

《文鉴》编选诗文有时也不限于诗文本身,而涉及到作家本人,注意文品和人品相结合。从这层意义上来说,《文鉴》并不是单纯地就诗文而选诗文的总集,反映了吕氏论文而兼及其人的要求,如《文鉴》选人孔平仲的诗文,正是从重视其人的角度出发的。

孔平仲(1044~1111)北宋文学家、诗人,孔子后裔。字毅父,今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。治平二年(1065)进士,初授分宁(今江西修水)县主簿。熙宁三年(1070)后,历任密州(今河南密县)教授、秘书省校书郎、衢州军事推官、秘书省著作郎和虔州(今赣州)骑都尉。

▲明正德十三年慎独斋刻《宋朝文鉴》

孔平仲是北宋中后期著名的文臣,与二兄孔文仲、孔武仲“以文章名世”(《宋诗钞》) ,嘉祐、治平年间连续三科顺次登进士第,元祐初同入朝为官,声名卓著,时号“三孔”。有黄庭坚称:“二苏(苏轼、苏辙)联璧,三孔分鼎”之誉。著有《续世说》《孔氏谈苑》《珩璜新论》等。《清江三孔集》四十卷中,孔平仲占21卷。 

不为时人所许,但“文"或“理"

有其一也不因人废文,而加以采纳

这一选文的方式,尽管朱熹并没有论及到(或许这就是朱熹所说五例中所亡之一例),但如上文所引,吕祖谦本人却亲口表述过类似的意思,说明了《皇朝文鉴》的选文贯彻了这一方式。吕祖谦编选吕惠卿等人的作品进人《文鉴》,正是从其诗文的文采很好来考虑的,而不是着眼于其人人品的是非。

吕惠卿(1032年—1111年),字吉甫,号恩祖,汉族,泉州南安水头镇朴里人,北宋宰相,政治改革家,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,为推动变法做出了许多贡献。和王安石情同师徒,后因事生恨;宦途起伏不定,后半生一直在朝外辗转,历任翰林学士、知军器监、参知政事、知太原府等职。

吕惠卿大半生都被卷入新旧党的争斗,宦途也因此非常波折,评价也出现极大分歧,史书上认为他背信弃义、祸国无耻,人格低劣;而在后世对王安石变法重新定义后,认为他是卓有才能的政治改革家。

《大宋文鉴》是吕祖谦开创的历史谱系学中关键的一环,它将当代纳入其中,通过诗文把北宋一代的历史关节、治体统纪建构在古今连贯、前后延续的历史序列之中,并"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"。可以说,《大宋文鉴》是全面认识吕祖谦文学与学术思想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面相,无论在宋代文学思想发展史还是学术史上,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忽视的地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参考文献:

走进壇艺术馆

01

关于壇艺术馆

壇艺术馆位于北戴河新区好莱坞魔法城内,是秦皇岛地区在规模、种类、数量、品质上独具特色的私人收藏艺术殿堂。馆内陈列主要由古代书画、古籍善本和四季临展三部分组成,以写经刻经、陶瓷器、佛造像、青铜器、书画、古籍善本等众多文物门类为主,展出藏品10000余件,设有九大主题展示区。壇艺术馆以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为基石,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遗存及艺术珍品,让您领略中国收藏文化的旷世。

02

壇艺术馆媒体号

壇艺术馆媒体号作为一站式历史资讯平台,是勾连历史文化和当下社会的展示和学习平台,围绕“以玩会友,以文传承”的宗旨探究中国历史,是历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。

馆内邀请行业大咖、学院教授、艺术名家组成【联合顾问团队】,对藏品展示、保护、研究以及行业时事、趋势,提供最权威、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。同时壇艺术馆运用线下资源,开展藏品线下交互等知识讨论,借助【联合顾问团队】专业功底和前瞻眼光,打好文化产业链的坚实基础,努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。并且将账号朝着专业化、规模化的方向发展,让历史有趣有味有根。

03

壇艺术馆开启抖音啦

关注壇艺术馆抖音账号,发现更多有趣藏品:

保存下方图片,打开抖音扫一扫,关注壇艺术馆抖音官方账号;

04

壇艺术馆粉丝权益

壇艺术馆为玩家粉丝提供精彩不断的线下交互,包括线下沙龙、高端私宴、文物交流座谈会。通过线下交流产生价值,有机会与优秀业界名人面对面交流,共同探索不断开拓视野。

快来加入壇艺术馆社群吧!

线下活动定期开展......

关注方式:

1、请回复【壇艺术馆】公众号消息:群聊

2、添加小助手微信:YT012301230123,备注“入群”,认证通过后方可加入群聊。

标签:明正德 慎独斋 大宋文鉴 吕祖谦 欧阳修 宋嘉泰 朱熹 王安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