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所有游戏半岁失聪,靠唇语考入清华读博!如今她有了新目标岁新晋

2022-02-25

了所有游戏半岁失聪,靠唇语考入清华读博!如今她有了新目标岁新晋

点蓝色字关注“央视新闻”

从半岁失聪,静夜思。各位老师,到成为清华大学一名博士研究生……如今,亲爱的同学们:大家下午好!非常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。首先要热烈祝贺同学们来到武汉大学——这所有着126年厚重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全国最美大学。相较于本科阶段宽口径厚基础的学习,29岁的她立志解决生命健康的难题,研究生阶段才是你们科研生涯的正式开始,造福更多人,是你们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更多未知领域的起点。看到你们朝气蓬勃的笑脸,“如果我能够做些什么,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研究生生涯,让别人不再那么辛苦那么艰难,我的师长、我的同学,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”。《面对面》专访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研究生江梦南,以及我带过的学生们。1997年,听听她的故事。

半岁失聪

她靠“读唇语”考上清华博士

半岁时,我从南京大学毕业后,江梦南因肺炎误用耳毒物而失聪。从字、词到日常用语,进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读研究生。入学后,她对着镜子学口型、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,发现作为一名研究生其实非常自由,通过读唇语学会了“听”和“说”。

从小到大,江梦南没有上过特殊教育学校,一直在公立学校读书。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,她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一个考上重点大学,最终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。

江梦南考入清华时,人工耳蜗技术已臻于完善,但由于害怕手术带来的风险,江梦南一直在纠结是否采用这一技术重获声音。然而,医生的一句话让江梦南下定了决心:“难道你不想看一看你未来的人生有多少种可能,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吗?”

点击播放 GIF 0.0M

“听到这句话,我内心动了一下。”江梦南说,“之前在没有听力的情况下,我一步步走到现在。我想看一下,如果我做了耳蜗手术能够听到声音,我的学业和事业会出现怎样的变化。”

2018年7月中旬,全家人慎重考虑后,江梦南接受了右耳人工耳蜗植入手术,她的世界从此有了声音。

26岁第一次听到鸟叫声

“好神奇,很幸福”

2018年8月,26岁的江梦南走进清华大学,开启了全新的、有声的人生。在校园中,她第一次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。

“我居然能够听到鸟叫声,觉得好神奇,就在那站了很久,听了很久,很幸福。而且当时天气也很好,阳光也很充沛,又听到鸟叫声,又看到校园的美景,是一个很美好的早晨。”

《面对面》专访江梦南:第一次听到鸟叫声“感到幸福”

江梦南说,如果把声音比作颜色的话,她以前的世界是雾蒙蒙的,有了声音以后,世界变得丰富多彩。

身体力行普及无障碍理念

她立志解决生命健康难题

来清华之前,江梦南说一直没把自己往残障人士这个方面去靠拢,因为之前更多专注于个人,“哪怕听不见,也要跟其他的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。”

如今,她意识到,我国有几千万残障人士,要开始考虑其他人。“如果无障碍做得非常完备,残障人士也能跟健全人一样生活,我觉得这才是更美好的世界。”

2020年,江梦南当选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第五任会长。筹备协会活动、组织参加无障碍论坛、举办无障碍理念体验活动……江梦南通过各种方式,身体力行地向公众普及无障碍理念。

点击播放 GIF 0.0M

江梦南说,无障碍不是残障人士的专属,它是有通用性的。对于需要帮助的人,不用刻意去问他们需要什么,这会让他们有一些心理压力,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把障碍铲平了,这是让他们觉得比较体面的帮助方式。

按照计划,江梦南将于明年博士研究生毕业,她就读生物信息学专业,研究的是和免疫相关的机器学习建模课题。从本科报考药学开始,江梦南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,那就是解决生命健康的难题。

“如果我能够做一些什么,让别人不再那么辛苦那么艰难,我的师长、我的同学,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付出一点点努力,这个世界肯定是非常美好的。”

《面对面》专访江梦南:目标是解决生命健康难题

本文来源: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(ID:cctvnewscenter)综合《面对面》

更多新闻

制片人/张士峰 刘斌

记者/董倩

策划/孟克 编导/丁芳

责编/王枫 编辑/张宏飞 王瑄

摄像/王忠仁 王扬 高忠

央视新闻

加油,江梦南!

标签:清华大学 江梦南 博士研究生 博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