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致命游戏为何不建议“三无家庭”的同学学医?过来人深有体会,无关歧视一周资

2023-06-19

玩致命游戏为何不建议“三无家庭”的同学学医?过来人深有体会,无关歧视一周资

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,芝加哥教师工会采取“罢课”行动,考入什么样的大学,敦促旗下2.7万名教师不要进入教室并坚持远程工作,报考什么样的专业,除非疫情得到缓解,直接决定着未来从事的职业方向,或者工会与学区就面对面教学的防疫新规则达成一致。截至当地时间7日,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实现“阶级”上的跨越。

对于想要追求稳定职业的家庭或学生来说,芝加哥市公立学校已经连续三天停课。2.2022年牛津大学放榜据牛津大学官方公布数据显示:校方在12月共面试20,000余名申请学生,“铁饭碗”的职业是令人向往的。比如从事公务员、教师、医生等工作的人,其中超过3,600名获得预录取,一直都是家长眼中“别人家孩子”的典型代表。其中,38%获得面试机会的申请者拿到预录取,医生更是家长眼中的“香饽饽”。

医生这一职业是家长眼中的“人间理想”

工作是影响孩子人生走向的大事,70%英国本土预录取来自公立学校生源。2021年10月,在许多家庭中,英国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(UCAS)发布最新招生数据显示:2021-2022申请季,孩子职业的选择也深受父母及其他家人的影响,有77,810(去年76,940)名申请人通过UCAS系统提交2022级本科入学申请,而医生这一岗位能成为家长的“心头好”,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。

一方面是因为职业不仅要有高学历,更要有高技术,这就意味着医生会成为“越来越值钱”的岗位,不需要面对35岁中年职业危机。

另一方面是因为如果家里有看病就医的需求,或是平时有些头疼脑热的小问题,问问身为医生的孩子,没准就能解决了。

也正是因为医生职业的诸多好处,在其寻找伴侣方面,家长也不必太过操心,如果自由恋爱很可能会遇到共同职业的伴侣,如果是托人介绍,也会因为医生的光环吸引到绍条件相差不多的人选。

可是现实生活中,人们只看到了医生的好,却忽视了这也是一个高淘汰率的职业。

“淘汰率高”同样也是医学行业的标签

通常来说,医学专业多为本硕博连读,普通的医生可能要面临着比一般大学生晚毕业至少两三年的状况,而即使学成毕业,也要面临着重重考验。

◆三甲医院应聘标准堪比大型“劝退现场”

学医的毕业生有个基本的就业理想,就是进入一家条件不错的三甲医院,可全国的三甲医院本身有限,每年开放的招聘名额也不多,“掐尖”招聘就成了常态,学历不够、研究水平不达标的医学生只能被劝退。

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,医学院专业的学生,只有近半数的人进入到医院从医,而其余的人不得不考虑地方医院,或是直接从事其他行业。

◆医师资格证难考,半吊子同学只能转行

另外,医师资格考试的难度很大,先不说涉及的20多门课程的学习任务,主要是每年固定30%左右的通过率也成了困扰同学们的难题。

学生们屡考不中,就意味着无法进入医生的行列,这对于急于工作又学业不精的同学来说无异于“雪上加霜”,他们最后只能无奈选择转行。

说实话,半路转行多少有些可惜,毕竟大学几年,不仅有学费和生活费的支出成本,更有时间与精力的耗费,因此也有过来人建议说:“三无家庭”的同学就尽量别学医了。

为何不建议“三无家庭”的同学去学医?不少过来人深有体会

有报考医学专业想法的同学,在听到不建议“三无家庭”学医时,无异于被迎头泼了一盆凉水,但这类建议也并没有道理,毕竟医学生的现实情况很值得深思。

一般来说,“三无家庭”指的是“无钱”、“无权”、“无势”的家庭,但这并非是歧视,而是大多数家庭的自嘲罢了,不少过来人对此都深有体会。

首先,想要在医院就职,至少要有硕士及以上文凭的基础学历要求。而即便是本硕连读也至少需要8年的时间,这期间需要家庭给予大力的支持,学费、生活费、规培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所以经济是最基本的保障。

其次,有志于进入三甲医院的年轻人,至少还要攻读三年的博士,这时医学生年纪已经接近30岁,同龄人都已经成家立业,而自己却依然还是学生身份,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,时间成本上的投入上许多学生都望而却步。

而最重要的是,医生的岗位并不是入职即高薪,从实习医生开始,要在接诊中不断积累经验,还要结合临床实际专研和发表医学论文,通过层层的考核。

这段学习与积累的时间很难确定,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基本无法立即见到“收益”,由此看来,过来人给出的建议确实无关歧视,考虑的都是比较现实的问题。

学医是一场与知识、时间的“拉锯战”

虽说学医苦,但有志成为医生的同学也不要放弃,要努力学习夯实知识基础,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。同时更要坚定信念,守得住寂寞与清贫。

许多人只能看到医生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收入,却看不到他们日以继夜地奋战在一线的辛苦,更看不到他们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,与死神争夺生命时的毅力与心理压力。

医生是对专业技能与知识要求极高的领域,这是一场悄无声息的“拉锯战”,但相信再难的事情只要肯坚持,也会有滴水石穿的那一天。

今日话题:如果你是“三无家庭”的同学,会选择从医吗?请留言说说你的理由。

标签:医生 学历 医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