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现解放吗电动车价格普涨,极氪为什么被用户称为“良心车企”?号称可

2023-10-15

实现解放吗电动车价格普涨,极氪为什么被用户称为“良心车企”?号称可

据不完全统计,部分车主使用ACC解放双脚后,今年以来,就容易放松警惕或是分神做其他事情,国内已有20多家车企近50款新能源车型相继宣布涨价,从而导致一遇到紧急情况难以反应,这几乎涉及到了各个细分市场。电动车售价的普涨,屡屡引发追尾碰撞事故。除此之外,引发了网友和准车主们的广泛吐槽,汽车的智能化功能普及迅速,特别是7天连涨3次的特斯拉,但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,意向客户纷纷表示:堪称教科书般的“反向割韭菜”。但有家车企却给出了不一样的操作:网红品牌极氪。

4月22日,依旧有不少地方需要靠试验和测试来完成迭代改进。根据最新的中国汽车综合测评技术研究报告,极氪正式发布了极氪001价格及5月购车权益调整公告,在2018-2019年测评的37款搭载ACC的车辆中,在其他车企涨价一个月后,仅有20辆可以识别静止物体,极氪也调整了售价。但是和其他新能源品牌备受吐槽不同的是,虽然这个问题在2020年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测评中有所改善——测评的15辆中,极氪的涨价获得了大部分车主的认可。

同样是涨价,极氪和特斯拉为何形成了巨大反差?

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:新能源车企为什么会集体涨价?

事实上,自2022年3月以来,陆续有多家车企宣布对旗下新能源产品进行涨价,涨幅虽各不相同,但背后都指向了一点:上游原材料的持续暴涨。

尤其是电动车成本占比最高的动力电池板块,原材料涨幅尤为夸张。

据中泰证券对小金属品种价格后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年底,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碳酸锂、氢氧化锂、钴酸锂等进入价格分别达到了28.2万元/吨、23万元/吨、42.8万元/吨,一年涨幅达614.2%、323.8%、121.8%。

到了2022年,新能源汽车电池原材料,特别是正极原材料依然紧缺,公开资料显示,截至2月27日,碳酸锂、氢氧化锂、钴酸锂价格达到48.5万元、41.9万元、56.4万元,年内涨幅分别为72%、57.3%、31.8%。

原材料的上涨反映到动力电池上,相当于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每度上涨200元左右,也就是说,一块50千瓦时的动力电池,成本上涨了约1万元。

再加上持续一年的芯片供应短缺依然未能有效缓解,芯片价格的水涨船高,也会导致造车成本的上涨。近日,华为消费者业务CEO、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接受采访时就表示:“一颗10元、20元的芯片,被炒到了2500元一颗。”

与此同时,像特斯拉Model 3、小鹏P7、极氪001这类30万级高端新能源产品,部分零部件来源于海外,在疫情影响下,运输以及通关等也会受到不同地区防疫政策的影响,这些都将进一步推高了生产成本。

可以断定的是,客观因素引发的这一轮价格普涨,几乎没有一家新能源车企能够避开。

那么,普涨之下车企又是如何应对的呢?

大部分车企几乎把成本压力全都转嫁给了消费者。

以30万以上的高端新能源市场为例,最低涨幅都在1万左右,最高上涨范围也有超过3万以上的车型。

而且反应迅速,基本都是原材料上涨后立刻跟进。像特斯拉在3月供应链承压后,3月10日宣布涨价,7天连涨3次,不留任何余地,对于消费者来说2-3万元的购车成本增长仅在“一念之间”。

但极氪的应对方式完全不同。

第一、没有把全部成本压力都转嫁给消费者。

从发布的涨价公告来看,WE版车型取消定金5000元抵10000元车款的定金膨胀权益,综合计算WE版价格上涨5000元;YOU版车型价格上调18000元,并取消定金5000元抵7500元的定金膨胀权益,综合计算YOU版车型价格上涨20500元。整体价格调整低于30万同级电动车。

比如极氪001超长续航单电机WE版,其搭载了100千瓦时电池组,如果按照每度200元的涨幅计算,不考虑芯片和疫情影响,仅仅计入动力电池,那么极氪001就有大约2万的成本增长,可实际上价格只上调了5000元。

这就意味着极氪并没有将所有上涨成本转移到用户身上,而是独自承担了部分压力。

第二、给消费者预留了足够的缓冲期。

从4月2日官宣即将涨价,到4月22日给出具体方案,再到5月1日起开始实施,极氪不但是行业内最迟涨价的新能源车企之一,一个月决策时间也给用户预留了充分的缓冲期。

对于极氪而言,供应链压力3月已然释放,4月客户每下定一台新车就意味着厂商将独立承担1-2万,甚至更多的成本。如果按照3月1797台的交付量,粗略估算4月份极氪做出了接近两千万的让利,这一举动无疑是实实在在的“良心”。

而对于那些在在5月1日之前下定极氪001的车主来说,最多可省20500元,无愧于“理财产品”的称谓。

为什么是极氪?

在这一波价格普涨面前,极氪的操作之所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,来源于其骨子里“用户思维”。早在品牌发布之初,极氪就宣称要融合巨人的力量与纯粹的用户思维,要开辟属于智能纯电领域的第三条路。

从极氪001交付至今,极氪已经对其进行了3次OTA升级,完成了500多项优化。在补能生态方面,极氪也在持续发力。

截至3月20日,极氪能源(ZEEKR Power)自建充电站已在全国20座城市上线;充电地图持续接入全国主流运营商,第三方充电网络已覆盖全国331座城市近32万个充电终端;电极送帮充电服务已上线30城,移动充电车服务已在全国6大城市上线;家充安装服务已服务31个省份的281城车主,并且7kW的家充桩计划将于4月上架极物商城售卖,满足用户异地安装场景需求。

极氪品牌自成立以来,可以说是鲜花与批评齐飞,虽有争议,也饱受赞美。其销量也在各种争议声中不断攀升,截至2022年3月31日,极氪001累计交付14248辆。可以预见,随着其好口碑的持续发酵,以及OTA升级的不断提升与细化,极氪也将获得越来越多粉丝的青睐。

送人玫瑰,手留余香。给用户以最大诚意,用户也必回报以最大的热爱。

标签:极氪 电动车 极氪001 特斯拉 新能源车企 原材料